机械工程相关文献名称,机械工程相关文献名称有哪些

昆山机械资讯网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械工程相关文献名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机械工程相关文献名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世界上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是哪几个?

世界上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分别是:

机械工程相关文献名称,机械工程相关文献名称有哪些

1、SCI(科学引文索引 ):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2、EI(工程索引 ):(EngineeringIndex,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是目前全球最全面的工程领域二次文献数据库,涵盖一系列工程、应用科学领域高品质的文献资源,涉及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结构工程、材料科学、固体物理、超导体、生物工程、能源、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空气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控制工程、工程管理、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电子和通讯、石油、宇航、汽车工程以及这些领域的子科学和其它主要的工程领域。

3、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Proceedings,ISTP),是一种综合性的科技会议文献检索刊物,由美国费城科学信息情报所((ISI)编辑出版。该检索工具收录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历史与哲学等,粗盖的学科范围广,收录会议文献齐全,而且检索途径多,出版速度快,已成为了检索全世界正式出版的会议文献的主要的和权威的工具。

《尚书》里讲了哪些内容?为什么感觉现在不怎么教了?

在古代,“四书五经”是读书人的必读书目,“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分别为《诗》《书》《礼》《易》《春秋》,其中《书》就是《尚书》,《尚书》是我们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

那为什么叫“尚书”呢?其中“尚”就是通“上”,称为上古之书。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尚书我们应该管它叫做皇帝卷宗,它主要是记录了一些政治上包括皇室当中的一些重要的文书,从尧舜一直到夏商周都有记录,后来被孔子进行了一些编纂,成为了《尚书》这本书。

《尚书》在成书的历史过程中流传后来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尚书的文法和写法导致了尚书在后期的流传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当然也有历史事件的一些推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尚书》的行文规律。它基本上是模仿了周朝时期的金文,也就是说它书写的文字使用金文的文法写的,而夏商和周朝之间更迭的时候,周朝把它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叫做钟鼎文,后期我们叫金文。金文和甲骨文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不同,甲骨文有4000多个字都是不同的,但是金文的文字数量大大地减少了,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而青铜器的铸造难度很大,所以在攥写的时候就不能写很多的字,所以在雕刻的时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精简,很多都是一次多用或者一词多义。如果没有一个经过专门训练并不是特别熟悉这种规则的人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流传下来的很多文字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个有趣的事件,叫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这个故事是跟《尚书》最紧密相关的。其内容是在秦朝末期,有一个博士叫伏生,这个人做了一件事情,才使得《尚书》流传下来。历史上著名的秦朝焚书坑儒事件之后,秦宫是有保留一套《尚书》的,后来项羽攻入咸阳,把秦宫烧了,《尚书》看似到此为止已经失传,恰好伏生的出现让《尚书》尚有几篇留存。他本人是秦朝时期专门做这个书的注解的博士,在此期间他自己私藏了一部分在他们家的墙壁里面,后来把墙壁扒开以后发现很多的竹简已经腐朽了,只留下29篇,按个时候他已经八九十岁了,而《尚书》很多的篇幅使用金文书写,到秦朝的时候文字已经统一变成了小篆。很多人光看文字根本看不懂,再加上文法又很深奥,就更难理解了。于是伏生就在齐鲁之间开始讲学传书了,后世就有了伏生传书的故事。

尚书里面的一些名言,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比如“玩物丧志”、“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在从古到今经过各个阶段的历史动荡中,尚书的内容已经有很多失传了,也有学者质疑现在尚书内容的真假,但《尚书》里蕴含的大智慧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人文科学是不应该以真假来论证的,我们要领略的是其中每一个故事背后体现的民族智慧和人文价值,这才是我们值得探索和发扬的。

《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些散文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李学勤先生指出:“《尚书》本为古代《历书》,是我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由于真正的《尚书》命运多舛,两千多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对传世的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传统观点认为: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伪《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尚书·大禹谟》记载十六个字的中华心法,其内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的故事。《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称为《尚书》。

《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一种说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另一种说法认为“上”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做《尚书》。

我们熟知的“满招损,谦受益”,原句是“满招损,谦得益”,就岀自《尚书》。《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故此以“满招损,谦受益”来说明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

《尚书》据载原有100篇,相传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29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称古文《尚书》,后来这16篇又失传。到晋代时,又有古文《尚书》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岀数篇,共形成古文《尚书》58篇。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不过,《虞书》《夏书》并不是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

《商书》是殷王朝史官所记的誓、命、训、诰,其中《汤誓》按时代说应该是最早的作品。《盘庚》3篇是殷王盘庚迁都时的演讲记录,语辞古奥难读,比喻也生动贴切,“有条不紊”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流传下来。

《周书》包括周朝初年到春秋前期的文献。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纣时的誓师之词,《乡士》是周公以王命训告殷商遗民之词;《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这些作品都叙事清晰,表达岀人物的情感口吻。写于春秋前期的《秦誓》,是秦牧公伐晋失败后的悔过自责之词,表达了愧悔、沉痛的感情,也算是最早的《罪己书》。

《尚书》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章汇编,主要是明君治事和臣民事君之道,其中殷商和周初的部分,所用语言同秦汉时的古汉语己有很大不同,加上年代久远,传写讹误,十分艰涩难读。由于记录的都是地位很高的人的言辞,言语之间多数给人居高临下之感,既让人推崇,又明显有崇古感觉。所以,现在真正读懂的人少,能讲清楚教明白的就更少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械工程相关文献名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机械工程相关文献名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