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卡脖子,机械工程卡脖子难题

昆山机械资讯网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械工程卡脖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机械工程卡脖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青年在卡脖子领域有哪些科技突破?

在卡脖子领域,青年科技创新者取得了许多突破。例如,他们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智能颈椎矫正器,能够实时监测颈椎姿势并提供个性化的矫正建议。

机械工程卡脖子,机械工程卡脖子难题

此外,他们还研究出了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智能颈环,可以监测颈椎肌肉疲劳和压力,并提供相应的放松和按摩功能。

青年科技创新者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了颈椎康复训练系统,通过模拟不同场景和动作,帮助用户恢复颈椎功能。这些科技突破为人们的颈椎健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简述机械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重要意义

(1)程序性:从机械设计的过程来看,它更加重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一体化设计,因此这就需要设计者从产品规划、产品方案的设计、技术设计以及施工总体设计等步骤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更加体现机械设计方法的程序性。

(2)系统性:从设计系统的角度来分析,机械设计更加注重使用系统工程来进行处理问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力求将各个部分进行关联,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整个系统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使系统与外界也能产生相应的联系。

(3)创造性:当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供给侧创新不足导致很多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事情时有发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因此机械设计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思维,探索新方法,新原理,并且依托先进的设计技术和工具,来开发出高品质的,具有原创性的新产品。

(4)高效性:运用技术设计出的机械产品,在质量检测时可以直接使用计算机直接进行模拟使用,这样设计者可以直接看到自己设计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节约了很多设计时间。除此之外机械设计可以缩短前期准备和细节工作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5)优化性:机械设计技术力求通过不断优化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达到技术系统的优化,从而使参数、结构、系统整体等都得到最優化的处理,进而使产品具备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点。

中微7纳米蚀刻机受关注,国产半导体设备困境如何解?

中微是真牛,十多年前就关注光刻机,蚀刻机,原来总以为中微是吹牛,现在给台积电7nm供货,看来是真牛啊,真正的前沿科技企业啊,中国的骄傲,就缺顶尖的光刻机了,前阵清华研发成功双工工作台,可能也在突破中,再用十年应该会成功!

最近刚买了华为P40pro+手机,准备买一台华为笔记本电脑,才算是切身体会到了卡脖子的痛,缺芯之苦。华为线下体验店高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基本都没货,想买一台英特尔i7处理器的华为matebookD15,跑遍了两个城市(工作地和老家)的所以华为授权体验店都没货,华为商城也没货,要想买只能京东或者线下的加价购买,基本都是加价1000左右。让我放弃了购买华为电脑的念头。华为由于没有了麒麟9000芯片,手机mate40也全是无货状态,麒麟990芯片的手机稍微好点,但是也缺货严重。

去年前年芯片就是投资的热点,卡脖子事件后更是把芯片产业上升到了国家高度,举国之力来解决芯片问题。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近期中微半导体购买的7nm刻蚀机的消息传开了,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也要认清以下几点:

1.刻蚀机不是光刻机,要生产7nm芯片光有刻蚀机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还是光刻机以及一整套复杂的工艺流程。但是有了7nm刻蚀机也算是一大进步,也是值得庆祝的。

2.光刻机的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钱来解决的。所以芯片完全自主化的道路还很漫长,不可急于求成。

3.通过购买或者谈判等方式只能解决短期困境,卡脖子的根本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所以最终还是必须要自己掌握核心科技技术,不然还是受制于人。

中国半导体产业能力的主要瓶颈,正在于工艺和材料,在设计能力上,已经离第一梯队并不是那么遥远了,在实验室里不乏据有创新精神和良好性能的产品,但是,一旦面对商用和量产,就会出现从材料到工艺上的多重差距,也就是说,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受制约的环节比较多。除了设计能力外,目前,通过技术追赶和引进消化,在封装上已经距离第一梯队差距缩小。半导体晶元的材料制备能力也通过这两年的投入正在加紧追赶,如台积电在南京投资的16纳米制程12寸晶元生产线等的量产。这次中微的蚀刻机,代表这些年生产工艺的追赶又取得了重要突破。

另外,在光刻机的研发上,也一直在努力。但是这个设备是半导体生产链上最高尖端的部分,难度很大,算是芯片制造核心中的核心,光刻是半导体芯片生产流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艺步骤,耗时长、成本高。半导体芯片生产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将电路图从掩模上转移至硅片上,这一过程通过光刻来实现,光刻的工艺水平直接决定芯片的制程水平和性能水平。芯片在生产中需要进行 20-30 次的光刻,耗时占到 IC 生产环节的 50%左右,占芯片生产成本的 1/3。

据报道,上海微电子已经具有成熟的90纳米光刻机设计生产能力,虽然这个制程距离最新制程还有很大距离,但也代表我们和世界的差距并不是有和没有的鸿沟。相信通过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投入和深研,在理论、材料、工艺和设备上,会慢慢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战略上消除被动局面,在产业链上构建自主体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械工程卡脖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机械工程卡脖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